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原本是为了方便居民出行,解决上下楼难题的惠民工程。然而,真实的情况却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。很多人以为受影响最大的是一二楼住户,但事实上,所有楼层的居民都可能受一定的影响,尤其是顶楼的六楼住户,他们中的一些人深切体会到:花钱买来的并不全是便利,而是新的烦恼。
家住六楼的李大爷就表示,加装电梯后,他的生活品质反而下降了,简直是“花钱买麻烦”。电梯是装好了,但睡眠质量和生活开支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。
首先,加装电梯对所有楼层的采光和通风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虽然一二楼的住户感受可能更明显,但实际上,由于电梯井道紧贴楼体,各个楼层的采光和通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遮挡。
其次,噪音问题对六楼的影响尤为突出。老旧小区的隔绝声音的效果本就不好,而电梯的卷扬机通常安装在顶楼,运行时的噪音,如“噔噔噔”的声响,会对六楼住户的休息导致非常严重干扰。李大爷对此深感无奈,多次向物业反映问题,但始终没有正真获得有效解决。
再者,电梯加装后,房价上涨的预期并未实现,反而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开支。另一位六楼的王奶奶也颇为后悔。电梯的维护、保养、电费等费用分摊下来,每年也要三四千元。这对于已经拿出了高额加装费用的老两口来说,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。
那么,为什么这项看似美好的民生工程,在实际推行中却困难重重,甚至引来不少抱怨呢?原因主要在于,老楼加装电梯涉及各方利益,难以达到平衡。
低楼层住户(尤其是1楼和2楼)反对的问题大多有以下几点:他们自身对电梯的需求不高,却要承受采光、通风受影响,噪音增加等负面影响。此外,加装电梯还可能降低低楼层的私密性,并影响房子的价值。
而高楼层住户(特别是6楼)虽然对电梯有迫切的需求,并且房屋价值可能会有所提升,但同时也需要承担较高的安装和后期维护费用。
尽管如此,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地经验的积累下,老楼加装电梯的工作近年来有所提速。目前常见的方案有两种:“逐层分摊”和“公交电梯”。
“逐层分摊”方案是由各楼层住户按照比例分摊费用,但往往难以达成一致,因为高楼层住户难以承担高昂的费用,而低楼层住户又觉得自身利益受损,没有正真获得相应的补偿。
“公交电梯”方案则是由第三方电梯企业承担安装费用,居民通过刷卡付费使用电梯。这种方案更容易被接受,但为了确认和保证顺利安装,一些小区还会额外增加“补偿方案”,由高楼层住户向低楼层住户提供一定的现金补偿。
尽管老楼加装电梯是大势所趋,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,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,仍然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在推行这项惠民工程时,不能简单粗暴地“强加”电梯,而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实际的需求和感受,才能真正的完成“上下楼,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,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,与老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息息相关”的目标。正如国家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所说,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与家家户户的利益相关,加装电梯本质上无端损害低层利益增加高层利益,终难两全。因此,寻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,是推进老楼加装电梯的关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